搜索

梁思成关门弟子郭黛姮走了,她是雷峰塔重建总设计师

她是成长在紫禁城脚下的北京姑娘,也是建筑大师梁思成的关门弟子,更被誉为中国古建筑的“守护女神”。

投身文化遗产保护50余年,她曾参与多项文物建筑保护和建筑设计工程实践,包含雷峰塔重建工程、珠海圆明新园设计、登封少林寺扩建、北京恭王府修缮、嵩山历史建筑群保护规划等,帮助无数文物古建筑“复活”,为中华千年传统的保护深耕出了一片沃土。

她就是我国建筑史学家郭黛姮。12月2日下午18:55,郭黛姮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但那些在她见证下重绽芳华的古建筑,将永远守护着一代代中国人的记忆与乡愁。

WechatIMG41444.jpeg

数字化再现圆明园

据相关资料,2020年10月20日,在圆明园罹难160周年之际,郭黛姮曾在人文清华讲坛通过其团队潜心研究数十年的数字复原技术,带领线上线下近80万观众重返圆明园,领略万园之园的盛世风采。

她说,开始我是搞建筑历史的,大学一毕业就给我分配到建筑历史教研室。但当时我的同学都到了第一线,都去搞建筑设计。可是我要搞历史,我简直不知道怎么搞。难道是读古书吗?整天看古人著作能够搞历史吗?我当时也不太明白。后来搞了若干年以后,发现有很多古建筑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比如有时候你遇到的是一个遗址,或者遇到的是一个你根本看不见的东西,像圆明园就是这样一个东西。

圆明园在北京老城区西北郊十公里左右的位置。整个建设,前后经过了150年时间。最初它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皇家园林,只是一个皇子的私家花园。这个皇子就是胤祯,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雍正登基以后开始大规模地建设,形成了皇家园林,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但是它被烧了以后,许多人对它知道得可以说是太少了。

WechatIMG41445.png

郭黛姮团队通过研究发现,圆明园是当时皇帝临朝理政为主的一个园林。这样一个园林,它所有的景观设计,可以说跟临朝理政的需要是密切相关的。根据这样一个状况,他们写了很多文章,但发现普通读者还是不知道,于是他们觉得有必要把它做成一个数字化的东西。

但这并不是随便地拿一张照片或者拿一张古人画的图画贴上去,需要在科研基础上,用三维的办法来表达建筑,每一个都要有依据。

WechatIMG41446.png

这是一个巨大的工作量。为了让圆明园在虚拟世界“重生”,自1999年起,郭黛姮便带领团队开始全面研究圆明园。10000余件历史档案、4000幅复原设计图纸、2000座数字建筑模型、6段历史分期中的120组时空单元……郭黛姮团队圆明园数字复原工程的多项数据指标都创下了世界园林遗址研究之最。

在圆明园建成310周年的时候,她也在一次演讲中向大家介绍起圆明园,并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对圆明园的研究中。当时,她说:“圆明园的东西,我已经跟它结下了不解之缘了,我觉得我还要继续搞下去。虽然我现在都80.5岁了,但是我觉得如果能够再有机会,我还会跟我的团队一起研究下去。”

主持维修雷峰塔、六和塔

很多人不知道,郭黛姮与杭州有着很深的缘分。

2000年,郭黛姮团队接受杭州市的委托,在雷峰古塔的遗址上新建雷峰新塔,成为雷峰新塔方案的总设计师。

当时在考虑设计方案时,郭黛姮认为,重建的雷峰塔应是最原始真容的还原,而不是老照片里那劫乱后的砖塔遗躯。她对这种结构的古塔很熟悉,仅根据遗存的照片和遗址现存的雷峰塔砖块,就大致估计出原塔的高度、直径等情况。

最终,雷峰新塔采用大跨度钢结构、铜装修,既恢复了雷峰夕照的历史景观,又保护和展示了雷峰塔遗址。

WechatIMG41452.jpeg

新塔的设计为古遗址的保护开辟了新思路,获得了2003年度教育部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2005年全国第十一届优秀工程设计银奖,全国优秀建筑创作大奖。

更早之前,郭黛姮还曾主持维修杭州六和塔。

从北宋始建到现在,六和塔经历了多次维修。新中国成立后,六和塔规模最大的一次维修就是在1991年,就是由郭黛姮领衔的。这是一场不仅具有关键作用,还具有“开创”意义的关门大修。

“我们年轻那会儿,每次坐火车从车窗望出去,看到屹立在山上的六和塔时,就知道杭州到了。”始建于北宋开宝三年(970年)的六和塔是中国古代楼阁式塔的代表,有“西湖古塔之首”的美誉。在郭黛姮的记忆里,这座钱塘江畔月轮山上的古塔总是静静矗立在自己青年时代的故事中。

1989年,郭黛姮在文物检查中再次与六和塔相遇时,它正承受着木结构损坏、柱子侧弯、木基层腐烂、楼栿横纹受压变形、地坪砖破损等大量“内伤外创”。抢救难度之大、工艺之复杂可想而知,但势在必行且刻不容缓。1991年,以郭黛姮为总舵手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专家组与相关各界展开了维修行动。

修六和塔,最难的是保护理念的问题。当时,修古建筑,在业界有不同看法,有些主张面目一新,有些主张恢复最初的样子。六和塔是按照宋代的复原,还是维持清代的样子?

郭黛姮觉得,文物建筑是历史信息的载体,不要随便把历史抹掉,要有历史的可读性,要从这个理解出发来修。

为此,郭黛姮团队大胆提出了“整旧如旧”的设想——“我们决定做一套方案出来,看看是不是有什么办法,能够保持它的原貌,不要改变”。最终,从梁到窗到墙,“每一层的细微末节都做了记录”。而为了保持原貌,郭黛姮团队还想了个办法加固——打钢箍、用钢管柱。这样的加固措施,人们一看就知道,哪些是塔原本的结构构件,哪些是现代人加固的构件。

她曾在采访中表示:“我们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变成大遗址的也不在少数,有的已经列为考古遗址公园,对于这样的遗址,做保护棚也好、虚拟再现也好,但绝不能随意在其上建造一座似是而非的仿古建筑。对于有可能修缮的历史建筑,应当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利用原材料、原技术、原形式进行修缮。”

因为对南宋时期的建筑形态及建筑特点有了更细微更近距离的观察,郭黛姮将理论与实践进一步结合并验证。2018年8月,80余高龄的郭黛姮出版了自己的又一部专著《南宋建筑史》。

不久前,在“2022悦读宋韵节”中,这本书还入选了“2022宋韵书单”。《南宋建筑史》的推荐人青年作家松三,给出的推荐理由是:这本书从南宋建筑的城市规划入手,梳理了南宋的城市建设规模、帝陵的建设,也介绍了南宋现存的佛塔、园林建筑、桥梁,可以说是关于南宋建筑的全景式研究。

古建筑保护的传承者

郭黛姮还是古建筑保护精神的传承者。承继师业,她以中国古代建筑史为志业,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讲台上,一站就是50余年。

WechatIMG41451.jpeg

1962年梁思成先生与郭黛姮先生在赵州桥合影

这不得不先说起她与梁思成的第一次见面。郭黛姮曾回忆,这是一次十分偶然的遇见。

那是1956年的青年节,郭黛姮和同学在颐和园的谐趣园见到一位先生正在画水彩。他看到年轻人胸前的校徽,便问是哪个系的。听说她们来自建筑系,立即停住了画笔,要她们一起去聊天。这位先生便是梁思成,那一年他55岁。

1961年,郭黛姮被选中成为梁思成的助手,协助注释《营造法式》。其间,梁思成曾多次告诫自己这位女弟子,不论是颓败的残墙,还是残破的石刻,都在诉说着历史的变迁,这正是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所在。

WechatIMG41449.jpeg

郭黛姮先生(前排左三)与弟子合影

而她,也把这种精神一并传承了下去,桃李满园。

在她的学生眼中,老师永远“步子很快”。当年在浙江田野调查,62岁的郭黛姮健步如飞,无论上山下坡都走在最前,学生惊呼以为见着了武林高手;还有一次在古村考察,道路崎岖,学生原本以为郭黛姮要落后,谁知一到目的地竟发现她早已坐在那里等候。

“你要想往前进,就要有个目标。有了目标就得要自己去闯,这个事也许不是其他人已有的旧路,这才有闯的必要性。去闯一闯,可能就这样打开一片天地了,如果你不闯,老是照着别人的路走就不成。”谈到古建筑的遗产保护与文化创新,郭黛姮教导学生要坚持敢为人先、大胆探索,专注与创新也是贯穿郭黛姮学术生涯的重要特质。

愿郭先生在天堂安好。


来源 浙江新闻

一审 肖勇 二审 庞锦燕 三审 徐叶

宁波晚报
2022-12-03 14:08:10
来源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