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深一度|加强专利转化 助力企业发展 宁波有哪些做法

视频制作:记者 毛雷君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知识产权是科技成果的主要载体,加快专利转化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今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活动主题为“知识产权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立足创新创造,构建共同未来”。4月24日,宁波召开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暨知识产权金融赋能兴企大会,发布专项行动阶段性成效及典型案例,并上线宁波市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系统,启动运营浙江省知识产权保险创新推广中心,持续提升专利转化的精准性与运用的规模化,记者发现宁波在加快专利转化,助力企业发展上有不少独特做法。

签约现场。记者 毛雷君摄

盘活高校“沉睡”专利

2023年以来,宁波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部署,积极探索专利产业化新路径、新举措,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产业化率明显提高,2023年全市涉及专利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79亿元。一批主攻硬科技、掌握好专利的企业成长壮大,重点产业领域知识产权竞争优势加速形成,完成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1812件,对应企业546家,数量均位居全省第一。

如何盘活高校院所拥有的大量“沉睡”专利,是专项行动聚焦的重点。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处长胡克满告诉记者,该校聚焦中小企业发展需求,近年来,转让专利118件、涉及金额856万元。其中,“石油树脂选择性加氢技术”研发团队,突破关键技术瓶颈,获得10项发明专利,其中6项转让给宁波某企业,推动企业建成每年20万吨加氢树脂的生产线,其产品被认定为国家专利密集型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实现完全替代进口,应用于多个领域。产品已销往美国、法国、印尼等多个国家,销售额累计超过4.16亿元。

“我们探索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的专利转化模式,通过优化激励机制,赋权教师主体,深度融入企业一线,帮助中小企业攻克技术难题,促进专利成果持续转化。”胡克满说,通过这样的合作形式,让高校的专利发挥最大的作用和价值,也让企业从中获益,形成双赢的局面。

而这只是高校专利转化的一个例子,宁波着手完善专利转化运用供需对接机制、资本参与机制和公共服务机制,提高专利转化运用的便利性和主动性。依托国家知识产权局平台,全国率先完成高校院所存量专利盘点入库,并运用大数据等新技术,按产业细分领域向企业匹配推送,通过盘活存量专利的“小切口”,拓展服务发展的“新跑道”。

专利转化最终看企业效果

作为专利的接收端,企业决定着专利产业化的最终效果。宁波在全省率先编制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目录及发展建议,推进创新管理知识产权国际标准国家试点,覆盖444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居全省第一。全国首张ISO56005二级证书落户宁波。全市新增知识产权贯标企业824家,位居全国第一,企业创新意识和转化能力不断提升。

“专利的价值实现在于高效率的转化运用,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宁波信泰机械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进行“新能源汽车电池盒与底盘轻量化”的前沿技术研发,培育形成高价值专利60余项。同时,通过专利许可布局海外市场,承接全球知名新能源车企业务订单达500亿元,订单量位列国内第一、全球前三。

敏实集团研发中心专利经理陈攀表示:“目前宁波的专利转化氛围相当良好,我们企业高价值专利的保护也运营都在有序进行中。政府牵头的各种平台给企业助力,现在我们和海外公司合资,用专利入股的形式,也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宁波还持续在专利产业化程度较高的重点领域进一步挖掘技术价值。围绕“361”万千亿级产业集群,依托国家级磁性材料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等载体,建设重点产业专利池,为促进重点产业强链增效提供有力支撑。在新材料领域,全省率先实施专利产业化导航项目,建立由4位院士领衔9个科研团队、300多位科研人员为支撑的人才队伍,聚焦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孵化高价值专利,促成专利产业化。发挥市级知识产权运营基金作用,支持高价值专利或专利组合产业化,至今累计引导社会投资5.8亿元,涉及28项高价值专利。

金融保险助力企业发展

此外,宁波也正着力为专利转化运用构建良好的服务生态,推进多元化知识产权金融支持正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

4月24日,浙江省知识产权保险创新推广中心落地宁波,由宁波保险运营中心承建运营,重点围绕知识产权许可、质押、转化、海外布局、海外维权等领域,面向全省创新主体提供产品创新、宣贯推广、风险减量等知识产权保险服务,加快建设成以省保险推广中心为核心和纽带的浙江特色知识产权保险创新模式。

宁波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目前已落地一批有特色、有成效的知识产权保险改革创新项目,形成了全国领先的知识产权保险创新发展生态。2018年,宁波在全国率先推出商标专用权保险,此后,全国首笔“涉外商标保险”和全省首笔“地理标志保险”“FTO侵权责任保险”等创新产品相继落地宁波。2022年起,平安财险牵头运营全国首家实体化运作的宁波市知识产权保险运营服务中心,着力构建知识产权“保险+维权+服务”宁波模式,行业已开发在售保险产品17款,推动形成全国首创知识产权保险产品6款,如商标被侵权保险、马德里商标注册申请费用损失补偿保险等。知识产权保险进一步完善了知识产权社会共治机制的构建。

活动当天,宁波市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签约。作为一种金融创新,知识产权证券化通过风险分散和信用增进方式突破传统融资的局限,为创新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链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提供平台和支撑。该项目以10家优质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为底层资产,计划储备规模5亿元,预计首次发行规模1.5亿元、期限1年。北京中金浩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浙江总经理王美杰说:“浙江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金额在全国处于第一,知识产权证券化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创新。可以让企业的知识产权资产,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融资效率更高,费用更低,可以让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潜力。知识产权证券化是专利转化的途径最新尝试,对宁波的民营企业和中小型企业都是不错的利好。”

同时,运营浙江省知识产权保险创新推广中心,进一步筑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2023年全市知识产权质押金额近400亿元,首次位列全国副省级城市榜首,知识产权保险保障额度超过10.7亿元。

这些做法促进创新成果与金融资源的有效对接和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的深度融合,拓宽知识产权价值实现通道和企业融资渠道,赋能主体创新发展。

线上评估更精准高效

本次的一个亮点在于上线宁波市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系统。“本次上线的这个评估系统,体现了宁波知识产权转化的便利性和高效性。”宁波市知识产权交易服务中心总经理陈乐平表示,“专利在交易过程中,价值的评估一直比较难,我们也探索了很久。这次,我们和知名的知识产权评估机构合作,推出的这个线上价值评估系统起码有几个特点。”陈乐平说:“首先具有精准性,通过交易平台的大数据和评估机构的分析预测,通过数据融合对比,解决了以往评估的精准性和时效性问题。其次是具有权威性,评估结果有评估机构和宁波市知识产权交易服务中心的盖章。第三就是智能化和便捷化,通过线上输入专利的基本信息,几分钟时间就可以生成评估报告,使用者可以在线下载文件,大大提高了效率。目前,这个服务都是公益性的,不收取费用,也减轻了使用者的经济负担,让更多企业愿意来使用,促进他们专利转化的积极性。”

宁波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步,宁波将以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为牵引,着力打通关键堵点,优化市场服务,培育良好生态,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活力和转化动力,切实将专利制度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的强大动能,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编辑:谢伶燕

宁波晚报
2024-04-24 20:38:27
来源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