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换肝“重生”的他,帮助上千位“移友”度过至暗时刻

“经历过死亡之后才明白,人生真的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做移植手术的时候我想,如果术后能活2年,就算保本了。”

“我来医院做志愿者,就是希望其他病人看到我以后,就能有信心!”……

今年70岁的管桂华是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乐活帮帮队的一位志愿者,也是一位接受过肝移植手术的“移友”。今年是他换肝的第20年,也是他在移植病房做志愿者的第10年。换肝后重生的老管过得十分精彩,他去了20多个国家旅游,交到了全国各地的“移友”,也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帮助了上千位移植患者度过人生的至暗时刻。   

他曾昏迷七天七夜

通过换肝得以重生

每周四早上8点不到,管桂华都会准时出现在李惠利医院社工部办公室里,穿上黄色志愿者背心后,准备开始当天的工作。

走在门诊部熙熙攘攘的候诊人群中,老管一眼就能看出哪些是肝移植患者或是家属。只要遇到了,老管都会主动上前嘘寒问暖。

不过老管开展志愿工作的“主战场”是在住院部的肝脏移植病房,每当有新患者入住,在手术前或手术后,老管都会来到病床边,为患者提供志愿服务。

“有时候老管的话比我们还管用,因为他自己也经历过,病人更能听得进。”肝胆胰外科一病区护士长傅建英说。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着给别人撑把伞。老管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移植病友们经历的每一步他都感同身受,所以更能和患者产生共情。

“我是死过一次的人了!”老管回忆,20年前,他因为严重的肝硬化在医院前后治疗了两三年,但用了所有的治疗方法都没有效果。

“我在ICU(重症监护室)昏迷了七天七夜,医生们都说没救了,最后把所有药物和维持手段都撤掉了。”就当所有人都以为老管就这样走完人生最后一站时,他却醒来了!“我记得,刚醒来就听到家人在病床边商量我的后事。主管医生听说我醒来了,从门诊一路跑到ICU来看我,还一直在说,奇迹,奇迹。”

想继续活下去,摆在老管面前只有肝移植一条路。可在20年前,肝移植还是鲜为人知的手术,但老管没有犹豫。“我当时想,都死过一次了,也没什么好怕了。当时的肝移植手术费相当于我2年的工资,我就想如果做手术后我能多活2年,就算保本了。

经历了14个小时的艰难手术后,老管重生了。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下,他度过了手术后最艰难的排异期,之后身体情况一年比一年好,让他越来越有信心。

如今,术后2年之期早过,老管笑谈,按当年自己的想法,已经来到第20个年头的他已经算是赚了几百万了。

管桂华和他的手术医生陆才德教授交谈。

重生后他回到医院

成为一名移植病房志愿者

从10年前开始,已回归正常生活多年且已退休的老管选择回到医院,成为肝移植病房的一位志愿者,用自己多年的保养经验,帮助更多患者。

“面临做肝移植手术的患者,最怕的就是人财两空。”老管说,一起在病房做志愿者有3人,都是接受肝移植十年以上的“移友”,当他们相约一起到患者床边,看到神采奕奕的他们,患者们都会感受到莫大的鼓励。

老管在移植病房和病友聊天。

“对于肝移植手术后的患者,我们要做的事情更多,比如生活中饮食中要注意哪些问题,有些东西要少吃,有些事情不能做,作为过来人的我们可能比医护人员掌握得更详细。”如今,在老管的手机里有几百位“移友”的微信,他每天都会解答大家的问题,分享心得。每年在宁波的“移友”们都会定期聚会,还会相约一起出国旅游。

别看如今老管的志愿者工作做得得心应手,刚开始到病房做志愿者的时候并不顺利。“刚开始,被误解、被冷遇是常有的事,有些人以为我们是来搞推销的。有些患者心情不好,也不愿听我们多说。”老管说,沮丧、绝望、无奈,移植患者所有的心情他都能亲身经历过,所以遇到不愿听的患者他们就少说几句,遇到愿意听的就多多沟通,他相信用自己的真诚和耐心,一定会赢得患者的信任。

功夫不负有心人,十年志愿者做下来,热心的老管成了“移友”们愿意交心的伙伴,也成了医护人员信赖的帮手。最让他开心的是,随着肝移植手术开展的例数增多,了解这个手术的人越来越多,大家的信心强了,志愿工作开展起来也更加顺手。

如今,在“移友”圈里名气大了的老管,还经常会接到外地“移友”的求助,每当这个时候,老管都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十年来,老管累计帮助过的“移友”已有上千人。

手术后的老管坚持运动。

只要病友们需要

他愿继续为大家服务

“经历过死亡才明白,人生真的除了生死都是小事。”老管说,很多“移友”都会把接受肝移植的日子当作自己重生后的生日,他也不例外,每年的1月6日那天,他都会多给自己和家人准备几道菜。

接受了肝移植手术的老管,看待人生的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如果要问他移植手术后保持健康的秘诀是什么,他认为是认真过好每一天,不去想太多。

“我基本每年都会出去旅游,已经去了20多个国家。”老管还坚持锻炼身体,跑步、俯卧撑、练哑铃。平常除了和老朋友聚会,参加‘移友’的各种活动,还会自己种菜。

肝移植可以明显改善终末期肝病患者的预后,很多患者可以长期存活,像老管一样正常生活。但面临肝移植手术时,患者往往会感到恐惧,很感谢像老管这样的志愿者,他们的现身说法能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信心。”李惠利医院肝胆胰外科首席专家陆才德教授说,医院开展肝移植手术20多年来,已开展了600多例肝移植手术,患者的1年生存率超过90%,5年生存率超过70%,存活时间最长的患者已有20多年。陆教授也呼吁更多人加入到器官捐献者的行列中来,让更多终末期肝病患者获得重生的希望。

二十年换肝路,十年聚微光。老管说,只要病友们需要,他会继续为大家服务。

编辑:任诗妤 审核:檀传才

宁波晚报
2025-05-28 17:37:52
来源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