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聊聊天|时雨及芒种

从5月31日夜里开始,窗外的雨就一直下,甚至都不给自己“喘口气”的机会。原本安排得丰富多彩的端午假期也不得不按下“暂停键”。这场雨要下到什么时候才能告一段落?眼下已进入6月,这场雨是否会就此开启梅雨季?

暴雨持续到6月2日上午

这一波雨水下得“肆无忌惮”。

市气象台说,5月31日夜里到6月1日早晨,我市普降大到暴雨,个别地区甚至出现了大暴雨。截至6月1日9时,全市平均雨量达到77毫米,其中,海曙和余姚雨势最为明显,分别为91毫米和90毫米。

此外,我市沿海海面出现了7-9级东南风。

市气象台在6月1日发布的暴雨警报中提到,一直到6月2日上午,我市都将会是阴有大雨,局部地区甚至有暴雨。

此外,6月2日我市沿海海面仍将有7-9级东南风转西北风的过程;沿海地区、杭州湾水面及高海拔山区风力可达7-8级。

市气象台说,此次过程系统移动缓慢,降水持续,累积雨量大,灾害风险高,因此大家在外出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防范可能的城乡积涝、小流域山洪、地质灾害等。

5月31日夜里起,我市各地陆续拉响暴雨黄色、橙色预警。图片来源“宁波气象”

3日起有持续晴好天气  

从市气象台6月1日发布的预报看,等到6月2日下午,雨水就会逐渐减弱,到夜里将会告一段落;6月3日到6日,我市有望迎来一段持续晴好天气;之后,雨水将“卷土重来”。

受雨水影响,6月2日到3日,我市气温依旧“萎靡”,最低气温20℃-22℃,最高气温25℃-26℃,体感微凉,大家记得要及时添衣。

随着雨过天晴,气温也将迅速“反弹”,尤其是下一轮雨水落下前,我市最高气温将窜至30℃-31℃。

雨水的反复和气温的回升,仿佛在提醒我们——

6月5日,我们将进入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

此时,小满已“满”,夏至未“至”,雨水从充盈变得丰沛,气温也将从温热走向酷热。北方地区阳光充盈,天气干爽,而南方地区则将迎来梅雨季。

这也难怪,眼下落下的每一场雨,都会触动每个南方人敏感的神经:这场雨,是不是已经是梅雨了?

从市气象部门的统计数据看,我市常年入梅时间是6月12日,梅雨期为23天,平均梅雨量为271毫米。2024年,我市于6月9日进入梅雨季。至于今年的梅雨季何时开启,大家坐等气象部门官宣。

新的一周,雨过天晴,气温逐步回升。图片来源“宁波气象”

芒种“忙”养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芒种“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此时,春种作物要管理,夏熟作物要收割,夏播秋收作物要下地……因此,民间也把芒种叫“忙种”,“芒种不种,再种无用”。

除了“忙种”,过去的芒种还有祭花神的习俗。

《三礼义宗》中说:“五月芒种为节者……芒种节举行祭饯花神之会。”

《红楼梦》对此也有描述:“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颗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

不过,无论是“忙种”,还是祭花神,已经离我们的生活十分遥远。眼下的芒种,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养生,要防湿热心燥,要防伤脾胃。

一方面要平心静气,保持良好心态,减少压力,多做一些放松身心的活动,适当增加午睡缓解睡眠不足的情况;另一方面可以稍微吃些苦味和酸味的食物,具有清热燥湿、生津止渴、收敛汗液的作用。

梅雨来时梅子黄。资料图片。记者崔引 摄

青梅止渴

偏偏也在此时,青梅渐次成熟,仿佛就是为了治愈人们因为气温升高、湿度增加带来的种种不适。

新鲜的青梅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要加工后方可食用,可以是加一些糖一起煮,也可以是用来泡酒。

一提到青梅和酒,很多人可能会不由自主想到《三国演义》中“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

这其中恐怕是有误会。根据文中描述“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可见青梅只是用来下酒的。

“青梅煮酒论英雄”,更准确来说,应该是“青梅佐酒论英雄”。

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降血脂、消除疲劳、调节酸碱平衡、增强免疫力等功效。以梅佐酒,能有效消除闷湿带来的疲劳、体乏。

就像宋人汪炎昶在《梅子》中描述的“又是江南烟雨时,黄梅正解蹙人眉”。

编辑:曾嘉 审核:房伟

宁波晚报
2025-06-01 13:42:25
来源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