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考生已经“满世界撒欢儿”!高考后的庆祝:不同年代,相同内核
“宝子们,终于结束这场‘硬仗’了!接下来我要尽情吃吃吃、睡睡睡、玩玩玩……”“明天就要出发去西藏了,有没有去西藏的老铁,可以一起嗨!”随着高考结束,很多考生都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自己的“庆祝宣言”。记者采访发现,宁波考生也非常活跃,有人考试一结束就去烫了头发、做了美甲,有人第二天就飞去天南地北“撒欢儿”了。往深处思考,这场考后的自由释放,不仅是简单的压力宣泄,更是一场关于身份重构的成长仪式。
庆祝开启,青春的多元释放
6月11日,高考结束次日,宁波考生小王就跟家人一起飞去了北京。在他的旅行清单里,北京一直是排名靠前的目的地。环球影城、故宫、长城……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他将把这些心心念念的景点全部“打卡”一遍。
小王在北京环球影城游玩。受访者供图
有人北上,也有人南下。爱吃潮汕牛肉火锅的小李一结束高考,便和妈妈一起踏上了前往潮汕的旅途。在潮州和汕头,他不仅吃到了地道的牛肉火锅,也领略了海滨城市的旖旎风光。“我们班很多同学都已经在外面玩了,有去福建,有去甘肃,有去内蒙古,有去西藏的……虽然还有点记挂着成绩,但先玩了再说吧。”小李兴奋地表示。
小李在汕头拍的风景照。受访者供图
还留在宁波没有外出旅行的考生,也有五花八门的庆祝方式。“我女儿一考完就去做了美甲,本来还想去烫染头发,不过被我们劝住了。”一位妈妈告诉记者,她女儿考后的“档期”已经排得满满当当,考完当天就跟同学聚了餐、唱了K,这两天又在同学家里开party,过几天打算跟家人一起去旅行,之后还可能会跟同学去别的地方玩儿。
当然,有一种庆祝方式也很受欢迎,那就是呼呼大睡。比如小万,这几天都在疯狂补觉,爸爸还第一时间给她买了最新款的苹果手机,让她更有了宅在家里的理由。在男生圈子里,游戏庆祝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项目,跟小万同班的几个男生这几天就相约网吧通宵“开黑”,肆意驰骋在游戏的世界里。
这些活动虽然形式各异,但都反映了考生们在高考后渴望释放压力、享受自由的心理状态,正如一位考生所说——“这时候不玩还什么时候玩?”而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家长们对孩子的庆祝活动普遍持支持态度,“我觉得只要别玩得太过,都没问题。毕竟苦读了这么多年,是该好好放松一下。”小王的爸爸说。
时代变迁,考后庆祝的个性与共性
事实上,高考恢复40多年来,不同年代的考生在考后活动方面,既有独特之处,也有相似之处:30多年前,朱女士完成高考后去烫了当时流行的波浪卷,还给自己买了一套新衣服;20多年前,小万的爸爸考完后前往上海锦江乐园游玩,在游乐园留下了属于青春的美好回忆;15年前,刚完成高考的小吴迫不及待地去烫了个泡面头,还跟同学一起去上海看了世博会;5年前,喜欢到处玩的小陈与同学共赴武功山露营,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去年,当了十几年乖乖女的小张跟朋友二人,一口气去了四座城市,“特种兵式”旅游的途中还刷了不少网剧……
小陈的武功山之旅。受访者供图
记者发现,从过去到现在,尽管时代在变迁,教育环境和社会观念也在不断演变,但一些考后庆祝项目却经久不衰,比如补觉、烫头发、旅游等。另外一些庆祝项目则表现出了鲜明的时代印记,比如打游戏、追网剧、刷短视频等,已逐渐成为互联网时代的经典庆祝项目。
有专家指出,高考后的庆祝既是一种心理解压的过程——考生们通过打破规律作息、参与刺激的娱乐活动等方式,让大脑从应试模式切换至放松模式;也是一种个性表达的过程,比如烫头发、做美甲、割双眼皮等行为,代表着考生们对美的追求和对自我形象的塑造;还是一种身份重构的过程,考生们在庆祝活动中尝试独立决策、自主规划,为从“孩子”向“大人”过渡的生活做出了铺垫。
此外,通过庆祝,考生们与同学、朋友共同经历各种趣事,升华了同窗情谊,也增强了社会联接。而考后的闲暇时光也给了考生们自我探索的契机,让他们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人生目标,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方向。尽管时代在变化,这些精神内涵却始终贯穿于考生们的庆祝活动之中,成为青春成长路上的重要印记。
庆祝有度,理性指引成长之路
不过,在庆祝的背后,也有很多值得考生和家长们注意的问题。比如安全和健康问题就必须放在首位。
专家提醒,暴饮暴食和烟酒危害是考后庆祝活动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它们可能导致身体不适,甚至埋下长期的健康隐患;而过度补觉也不推荐,因为可能造成生物钟混乱,影响身体的正常机能。考生们应该在庆祝之余,保持适度的运动和良好的作息习惯,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调整。
此外,考后不仅要注意身体的放松,更要注重精神的休养。考生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多看书,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为大学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家长在这个过程中也应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比如在消费方面,家长应以身作则,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避免过度的“补偿性消费”——如果孩子想要什么都给买,对孩子的成长其实是不利的。
所以,考后庆祝并非不可取,但是要把握好“度”,防止“补偿性放纵”异化为网瘾、酗酒等不良行为,甚至发生一些违法行为。同时,要关注考生们放纵背后的心理需求——部分学生的“过度放纵”可能是对成绩的过度焦虑,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逃避,需通过平等沟通帮助其建立理性预期。
网吧里的男生。图片由AI生成
从教育的角度来讲,高考后的庆祝其实是教育过程的“隐性延续”,其价值不在于“玩什么”,而在于学生能否在自由状态中完成对自我、关系与未来的深度思考——这恰是从“知识接受者”成长为“生命掌舵者”的关键一课。
编辑:陈嫣然 审核:章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