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一度|22.8元冰袋上架,成今夏头号“价格刺客”!冰块生意真的这么赚钱吗?
每年夏天都有意想不到的“价格刺客”,今年是冰块。最近,山姆上架售价22.8元一袋的食用冰引发大量关注和讨论。
古茗售价1元的“一杯冰水”由食用冰块和饮用水组成。
22.8元冰袋上架山姆,成今夏头号“价格刺客”
连日来,山姆会员商店上架的2公斤装农夫山泉“纯透食用冰”,以22.8元售价引爆社交媒体。消费者迅速分化为两大阵营:一方调侃“农夫山泉开始搬运冰块了”;另一方则认为“慢融工艺,物有所值”。
7月11日下午,在鄞州山姆会员店首层的冰品区域,记者看到了这一“传说中的冰块刺客”。一袋袋冰块在冰柜中堆叠摆放,不时有顾客打开柜门拿上2袋放进购物推车。
宁波山姆在售的农夫山泉冰块。
这款一上架就“出圈”的产品定价22.8元/袋,规格为2公斤,包装比较简单,透明的包装袋上只写着“源自天然水源、低速凝结、冰晶透亮”等产品介绍,配料表也很简单,只有一项——“水”。
在社交平台上,众多网友的吐槽和不解在于,原料都是水,为什么食用冰块的价格要高出这么多?简单换算一下,同样买4瓶550ml农夫山泉矿泉水只要8元,冻成冰后溢价高达185%。
宁波山姆在售的农夫山泉冰块。
对此,山姆官方此前向媒体解释称,“该冰块制作工艺技术特殊,采用24小时至32小时超低速缓慢冻结工艺。相较普通流水制冰工艺,该冰块在相同环境下融化速度可降低20%。”
无独有偶,记者注意到,宁波多家盒马鲜生超市也在近期上架了袋装食用冰。在位于明州里B1层的盒马鲜生冰品区域,袋装食用冰正在架销售,规格为750克/袋,售价6.5元,与山姆相关产品售价相差无几,在包装上也同样写着“饮用纯净水制成、透明清澈、不易溶化”等介绍。
社交平台上关于山姆冰块的讨论。
新茶饮、便利店……人人都在卖冰块
自己在家就能冻出来的冰块,也能成为一门生意?
今年夏天以来,似乎人人都在卖冰块,除了超市货架上的袋装冰块,还有便利店、新茶饮店的即食冰杯等。
宁波新茶店也开始卖冰块。
在位于中海环宇城首层的全家便利店,冰杯替代曾经的雪糕刺客,摆在冰柜货架的最显眼处,部分冰杯到了下午更是早早售空。便利店里站上“夏日C位”的冰杯价格也同样不菲,如全家一款220克规格的纯冰冰杯售价3.9元。这么看来,今年的大包装冰袋比起冰杯甚至算得上食用冰中的性价比产品。
全家便利店的冰杯经常售空。
不过,冰块还有100种可以卖得更贵的方法,比如做成“特殊形状”或加入水果做成“风味冰杯”。在宁波便利店的货架上,普通冰杯售价或许还停留在3元至5元区间,但一杯165克规格的“单球大冰球”售价则能冲上7元至10元。打工人把“买杯冰自制咖啡”当省钱小妙招,进了便利店才发现一杯冰可能比单买咖啡还要贵。
近8元的“冰球杯”。
相比之下,新茶饮店推出的“1元冰杯”就迅速成为抢购对象。在位于鄞州区的一家古茗门店,“一杯冰水”(冰块加水)成为最近被高频点单的单品;蜜雪冰城的1元冰杯去年上线后遭到疯抢,买的人太多导致店里其他饮品都“无冰可用”,今年600ml杯型的冰杯备货则充裕许多。
古茗的“一杯冰水”售价1元。
冰块越来越贵的争议背后,是当下消费市场的深层裂变,“冰块”正从功能型商品转向体验型消费品。不过,业内人士认为,食用冰块要从风口走向成熟产业,仍然面临不少挑战。
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针对食用冰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农夫山泉等企业采用的是推荐性行业标准,并不具备法律效力。市场上的食用冰块在安全等关键问题上可能存在风险。社交媒体上,关于“冰块刺客”的讨论也非常热烈,要让国内消费者为“商业制冰”买单,仍需要长期的市场教育。
编辑:张波 审核:周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