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头雁领航话共富|“微项目·微自治”“义社联盟”“1+2+X数字治理”……慈溪这位社区书记8年来一直走在社区治理创新路上

“微项目·微自治”“义社联盟”“1+2+X数字治理”……在慈溪市宗汉街道桃园江社区,从2014年陆雪峰担任社区党支部(2021年升格为党总支)书记以来,社区治理创新的基因被激活了,8年来,居民自治加“共商、共治、共建、共享”的思路始终贯穿其中。

“微项目·微自治”创新社区治理和服务

11月29日下午,家住桃园江社区天赐家园的褚大妈从菜市场买完菜回来,就在小区的电动车智能充电桩上给车充上了电。“这个我们从2018年就开始用了,手机扫一扫就能充电,1块钱能充电4小时,又安全又便捷。”褚大妈一边操作一边笑着说。电动车智能充电桩安装维护项目当初在桃园江社区落地后,百余个充电桩给社区居民的安全充电带来了便利。

2018年年初,桃园江作为慈溪市试行“微项目·微自治”的三个社区之一,陆雪峰通过社区党组织引领、居民开出服务单子、社会组织承接运作的联动方式,实施包括电动车智能充电桩安装维护项目、“国学琴缘”项目等在内的9个项目,创新社区治理模式和服务体系。

要让“微项目”真正为居民服务,关键就在于找准居民的需求痛点。“以往社区服务存在大包大揽、‘做社区想做的’这些短板。”陆雪峰说,在“微项目”启动前期,社区通过“居民议事”、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自下而上广泛征集居民关心关注的、亟待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最终筛选出9个居民需求较为迫切的项目,涵盖了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丰富文体活动、美化院落环境、提升文明素养等多个领域。

“义社联盟”织就基层社会治理网

这几年,桃园江社区更是夯实基层治理基础,创新社会治理理念、拓展“三治融合”的内涵。陆雪峰通过“桃园义社联盟”织就基层社会治理网,打开了社区“共商、共治、共建、共享”的新局面。

为调解居民、业委会、物业三方矛盾,充分发挥业委会优势,桃园江社区所辖8个小区业委会,在自愿、平等、合作、互助的基础上,结成了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桃园义社联盟,承担了物业知识培训、监督业委会职责履行、调解物居矛盾、监督物业管理、承接服务项目等业务。

针对业委会面临的各类问题,义社联盟通过议事沙龙讨论解决,运用增强权能理论给业委会“增能”,使服务过程项目化、周期化、可操作,做到“一事有一议、时时有回音、事事落实处”,发挥教育员、使能员、中介员、协调员、志愿员的“五员”作用。

为提升义社联盟成员的专业化服务水平,该社区先后开展了2次物业管理条例与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12次业委会、物业全体议事沙龙,1次业委会团体意识训练。通过出台业委会考核办法,强化业委会管理制度建设,使义社联盟成员成为社区专业“管家”。

根据各小区优势与现实特点,该社区推进“一区一品”建设,打造各小区“金名片”:打造垃圾分类双囍花园模式,探索柏顿家园一园两治,实现城市桃源车辆规范化管理,构建梵石花园和谐邻里,推动天赐家园智能充电桩建设。

陆雪峰表示,义社联盟是桃园江社区孵化辖区社会组织的一次大胆尝试,也是引进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社会治理的有力探索。今后,将继续发挥义社联盟现有优势,挖掘新的创新潜力,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编织更密的基层社会治理网。

数字赋能、精细治理,服务最后“一百米”

今年年初,为解决社区治理、服务难点,陆雪峰又在桃园江社区开展起数字化社区建设工作,实现城市精细化治理、服务“最后一公里”。创新推出“1+2+X”数字化系统,即一个数据基底、两个应用入口(治理端与服务端)以及多个拓展应用,通过开发社区管理端app和居民互动端微信小程序,建立“民生小事处理指标”“物业维修率指标”等评分体系,定期对小区进行综合评分,通过横向纵向对比分析,让各小区实时了解自身工作成效,及时发现工作短板。

建立了数字民情档案,归集 9个小区、180栋楼、5352间房屋、11541人等数据,形成“房—户—人”精准画像,通过对相关标签对象实施标签管理,实现社区干部一部手机实时掌控社区全景,有效解决了社区数据精准和实时更新。

在陆雪峰的脑子里,怎么让社区居民都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用老百姓最能接受、最简单的方式参与社区治理,如何实现居民自治+“共商、共治、共建、共享”的社区治理模式,一直都是他在社区工作中的重心。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 吴震宁 通讯员 马雪丹 

一审 戴晓燕 二审 王昱汀

三审 徐佳菁 终审 陈剑虹

宁波晚报
2022-11-30 19:35:48
来源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