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古村的青春续章
家住海曙区青林湾西区的摄影师石荷兰,
没事常去离家一江之隔的慈城镇半浦村溜达。
这个800多岁的古村靠运河古渡发展而来,
西洪大桥通车后,摆渡的人越来越少,
但村庄却意外地热闹起来。
石荷兰用镜头见证了古渡的新生——
半浦渡自古就是姚江流域的交通枢纽之一,
后来,世居半浦村的郑氏陆续捐钱建造义渡,
昼夜免费接送行人,
并竖起引渡夜行的天灯。
舟楫往来,集市兴起,店铺林立。
如今灯柱犹在,那些老店渐渐都关了,
摆渡的人也不复当年。
姚江上的桥建了一座又一座,
很多人离开了村庄,
渡口的时光一度变得悠长而寂寞。
石荷兰也曾以为,
半浦渡会和之前的一些渡口一样,
停运,然后变成一个常常被遗忘的地名,
直到她在这里看到越来越多年轻的面孔。
去年9月,一家咖啡馆悄然开业,
迅速成为年轻人的钟爱,
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
古老的村庄人来人往。
偷得浮生半日闲的人坐在江边,
看运河缓缓流淌,
一次次讲起久远的故事。
他们会和孩子讲到这里耕读传家的渊源,
讲到萦绕古村数百年的书香,
讲到那一年,余姚黄竹浦村黄宗羲的老宅失火后,
远在半浦村的黄宗羲再传弟子郑性,
连夜赶往余姚抢救残卷,并用船将残余图书运回半浦,
并建造藏书楼,笑迎四方学者……
在这些故事的遗风余韵里,
半浦村建成了宁波市第一个村级美术馆,
还串联了慈孝家风馆、半浦小学等多处景点,
逐步形成了一条游客观光的“小游线”,
并努力引进更多业态,
积极打造涵盖村庄周边更大范围的观光“大环线”。
在短暂的沉寂之后,绵延数百年的繁华迎来续章,
历经沧桑的古村又回到了她的青春年华。
作为资源流动的载体,
半浦渡“摆渡”过很多人,
将他们带到更大的世界,更远的天地。
如今,她以新的方式吸引远行的人归来,
让他们在不曾丢失的传统里溯源而上,
知道前行的力量来自哪里,
也积累勇气再赴远方。
照片来自江北摄影工作坊
编辑:郑娅敏 审核:郑昕玮

2024-10-29 13:55:39
来源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