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达北仑 技赢未来|从发明家到领军人
视频制作:王雪妮 徐迪鑫 于鹏
刘达,一个热爱发明的高级工程师。
2004年,初入港口行业的刘达全程参与了大榭集司码头桥龙设备筹建,在振华生产基地监造现场,他走遍所有批次的龙门吊,如饥似渴地研究不同结构设备的优劣,这段经历为其技术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面对重工领域的庞然大物,他始终相信“每个技术痛点都是创新的发射码号”。一次观看科学纪录片时,节目中纽扣大小的强磁铁吊起成年人的场景令他灵光乍现——“何不用磁铁吸附原理解决顶升油缸底座频繁下坠的问题?”一闪而过的镜头启发了他的技术突破。
这种源自实践的创新思维,成功解决了RTG移动时底座坠落难题,这项独到设计不仅减少了设备急停风险,还使延长了维护周期,并在深圳多个码头推广应用。
从一枚磁铁到行业标杆,刘达始终践行着他的创新哲学。他常把发明比作“炒菜”:“需要突破什么技术,就准备好对应的知识储备,关键是要有持续学习的方向感。”正是这种理念,推动他相继发明爬箱鞋、油改电后取电机构、新型调箱门机等相关发明。
从2013年牵头成立的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起,刘达着力构建创新生态。他带领团队孵化的RTG远程智能操控系统、自动配载系统等标志性成果,斩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殊荣。
这支团队助推企业成为浙江省港口业首家高新技术企业,年节税超3000万元,开创了技术与效益双赢的创新发展模式。
从单枪匹马发明家到创新领军人,刘达始终秉承“群体的智慧胜过孤勇”。密密麻麻的技术路线图印证着这位劳模的信念:发明的意义不仅在于解决问题,更在于开启港口智能化转型的未来。
编辑:郑娅敏 审核:吕荣

2025-03-26 07:11:39
来源 宁波晚报